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想起林文庆医生





早报网 - 柯木林:想起林文庆医生 - 2012-07-14
http://www.zaobao.com.sg/yl/yl120714_001.shtml


● 柯木林
7月3日《联合早报》与《海峡时报》不约而同地刊载了一则消息, 内容报导国大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医生,李俊能教授(Prof Lee Chuen Neng)获颁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Edinburgh College)国际奖章,以表扬他在心胸外科手术所作的贡献。李俊能教授(61岁)目前是国大医院大学外科系总主任、国大心脏中心副总监,也是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外科系主任。
  这则不大显眼的新闻,倒使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林文庆医生(Dr Lim Boon Keng 1869-1957)。林文庆也是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医科学士和外科硕士(M.B.,C.M.)的学位,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级荣誉,时间是1892年8月。与李俊能教授之获奖,距今正好120年,历史在这里有了惊人的巧合!
  林文庆是海峡侨生三杰之一,其他两位为宋旺相(Song Ong Siang)和伍连德(Wu Lien Teh)。林文庆也是第一位获颁英女皇奖学金(Queen's Scholarships)前往英国深造的新加坡人。这位受英文教育的峇峇,是新加坡历史的杰出伟人,对新加坡社会贡献良多。位于加冷盆地组屋区(Kallang Basin Estate)附近的文庆路(Boon Keng Road)就是纪念他的。
  有关林文庆的资料很多,其间不乏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本文只列举一些相关事迹,及他在新加坡行医的情况,与大家分享。
  林文庆是在1887年到了英国,进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医学院修读医科,1893年5月间回到新加坡,在英国生活了6年。由于爱丁堡大学不设寄宿,因此,有关林文庆在爱丁堡大学的生活情形, 目前已很难找到详细的纪录。
  林文庆回新加坡时,《叻报》新闻 “学医有成” (1893年3月20日,星期一)还特别报导:“林君文庆,本闽籍叻生,长叻中,乃已故林君天尧之次子也。前者曾往英京攻习医术,兹接英京来信云:林君所学之技,业已有成,且经考试,领有凭照为医。现君已于(二月)廿八日由英启程,言返叻中,庶得以悬壶济世矣!” (原文无标点符号,此为作者所加)
  根据《林文庆传》(林文庆博士诞生百年纪念刊)所载,在苏格兰时,林文庆碰上了两件事,对他以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时,在苏格兰有几位来自中 国的学生,林文庆碰上了他们,但却苦于无法跟他们建立友谊,原因是他不懂得华语,所以他们不承认他是中国人。他早期在福建会馆书塾里所受的华文教育,如果 不是早已遗忘,就是太粗浅了。另一件事情是有一位讲师,请求他代译一份中文手卷,使他不得不自认对中文的无知。他本是个敏感的少年,对自己母语的无知,自 然引为深耻。由于这些经验的刺激,他就决心要使自己精通中文及中国的文化” (页4)。
  林文庆回新加坡后,先在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挂牌行医。短短两年内,他的医名不脛而走,收入达到每月千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20世纪初,林文庆有了足够的资本后,就在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和他的爱丁堡大学的毕业同学罗伯遜医生(Dr Murray Robertson)开设一家新药房,取名九思堂西药房(The Dispensary)。1905年,他把九思堂西药房的股份转让给殷雪村医生(Dr Suat Chuan Yin),结束了他的医务经营,从此专心社会工作,成了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这里附带一提的是:殷雪村与林文庆有亲戚关系,殷雪村的妹妹殷碧霞(Grace Yin Peck Ha)是林文庆的继弦夫人。担任市政委员时,殷雪村曾向海峡殖民地当局建议,新加坡的每一条路名,都必须要有中文翻译,但此建议遭殖民地政府的否定(参阅Song Ong Siang,“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Singapore: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1967),p.423)。
  林文庆医术高明,东南亚史学界泰斗陈育崧曾为文指出,当时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有肺痨宿疾,后经林文庆治疗,颇有起色。林文庆劝他多吃狗肉,果 然痊愈。黄遵宪对林文庆感恩戴德,曾题赠林医生“功追元化”附跋匾额,以志其功(参阅陈育崧,“记林文庆以狗肉起黄遵宪沉疴事”,《椰阴馆文存》(第二 卷),页339-341)。
  肺痨在当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然而林文庆以狗肉医治黄遵宪总领事的肺病,使他体健逐渐恢复,延长了13年的寿命。当时我就纳闷,为什么林文庆会用 狗肉来治病呢?后来查看了资料,才知道林文庆在英国期间,曾经在剑桥大学病理学系参与一项医学研究工作。之后,他完成的其中一篇学术论文,题目就是《论犬 类心脏的神经》(On the Cardiac Nerves of the Dog)。可见林文庆对狗的属性相当有认识,所以才用狗肉医治黄遵宪的肺疾。
  我也从1894年3月13日的《叻报》,查到了一则有关林文庆医术高明的资料。这则题为“敬颂西医”的颂词,主要是感激林文庆医生妙手回春的医术,希望籍《叻报》版面,让林文庆医生名留青史。这则颂词十分有趣,兹录全文于下,以飨读者:
  “九思堂西医林文庆、罗南顺二位先生,自英京学成回叻以来,悬壶济世,无论内外诸症,凡经诊治,莫不著手成春。余于前月偶患伏热血痢之症,渐成洞泄, 屡谒名医,迄无所效;且益增剧,缠绵床席,势已濒危。嗣闻先生之名,延请调医,幸蒙赐以良剂,竟得克期痊愈,似此最重、最顽之症,而数日即可霍然。可知先 生医学之精,非寻常所能望其肩背者矣!余受再造之恩,莫由回报,爰将其略附登《叻报》,藉以志余感荷,并冀垂先生之名于不朽焉!/光绪二十年二月初六日/ 何发顺、周泽卿谨颂”(原文无标点符号,此为作者所加)
  前文述及,在英国因经验不谙中文的刺激,使林文庆回新加坡后,热衷于以英语推广中华文化,鼓励和他一样的峇峇去学习中文。1897年3月,林文庆创办了中国好学会(Chinese Philomathic Society)。后来孙中山在南洋各地设立阅报书社,便启发于此。从1898年至1907年,林文庆特别活跃,其成果包括设立了一系列的社团(海峡英籍华人公会、中华商务总会、华人体育会、威基利俱乐部的创立,他都参与其事),办了杂志(《海峡华人杂志》The Straits Chinese Magazine),建立了女校 (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以及华语训练班(又称新加坡官话传习所,The Teaching of Kuan Hua in Singapore)等。
  1898年,第一个华语训练班在林文庆的寓所开课。他的朋友和学生每逢星期日就去学习华语。1900年,由于学生日多,乃借用安祥山(Ann Siang Hill)的威基利俱乐部(Weekly Entertainment Club)上课。此外,林文庆也到处演讲,解释并宣扬中国历代圣贤,特别是孔子的教训,并常常进行有关华人峇峇的辩论。1927年任厦门大学校长期间,更把屈原的《离骚》译成英文。此《离骚》英译本“The Li Sao”于1929年上海首版,43年后的1972年在台北由东方文化书局再版。
  海峡侨生三杰中宋旺相是比较寂寞的一位。除了少数研究海外华人史的学者外,了解宋旺相的人并不多。宋旺相是律师出生,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不务正业”, 撰写了《新加坡华人百年史》这部英文巨著,恐怕懂得他的人更少。反观林文庆和伍连德,林文庆晚年任厦门大学校长16年(1921-1937),伍连德也在 1910年及1920年到中国东北深入鼠疫区,领导控制鼠疫的防治工作。他们两人在中国历史上均占有一席之位。
  人的一生,际遇风云。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决定了日后生命的轨迹与身后名。林文庆和伍连德两人身后名超越宋旺相,主要由于他们两人都“走出去”而不局囿于一个小圈子。
  以史为鉴,莫过于斯。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新闻与思考 - 柯木林:想起林文庆医生
http://www.xwsk.net/zaobao/viewpoint/12071323014200000003.html
● 柯木林

  7月3日《联合早报》与《海峡时报》不约而同地刊载了一则消息, 内容报导国大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医生,李俊能教授(Prof Lee Chuen Neng)获颁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Edinburgh College)国际奖章,以表扬他在心胸外科手术所作的贡献。李俊能教授(61岁)目前是国大医院大学外科系总主任、国大心脏中心副总监,也是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外科系主任。
  这则不大显眼的新闻,倒使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林文庆医生(Dr Lim Boon Keng 1869-1957)。林文庆也是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医科学士和外科硕士(M.B.,C.M.)的学位,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级荣誉,时间是1892年8月。与李俊能教授之获奖,距今正好120年,历史在这里有了惊人的巧合!
  林文庆是海峡侨生三杰之一,其他两位为宋旺相(Song Ong Siang)和伍连德(Wu Lien Teh)。林文庆也是第一位获颁英女皇奖学金(Queen's Scholarships)前往英国深造的新加坡人。这位受英文教育的峇峇,是新加坡历史的杰出伟人,对新加坡社会贡献良多。位于加冷盆地组屋区(Kallang Basin Estate)附近的文庆路(Boon Keng Road)就是纪念他的。
  有关林文庆的资料很多,其间不乏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本文只列举一些相关事迹,及他在新加坡行医的情况,与大家分享。
  林文庆是在1887年到了英国,进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医学院修读医科,1893年5月间回到新加坡,在英国生活了6年。由于爱丁堡大学不设寄宿,因此,有关林文庆在爱丁堡大学的生活情形。目前已很难找到详细的纪录。
  林文庆回新加坡时,《叻报》新闻 “学医有成” (1893年3月20日,星期一)还特别报导:“林君文庆,本闽籍叻生,长叻中,乃已故林君天尧之次子也。前者曾往英京攻习医术,兹接英京来信云:林君所学之技,业已有成,且经考试,领有凭照为医。现君已于(二月)廿八日由英启程,言返叻中,庶得以悬壶济世矣!” (原文无标点符号,此为作者所加)
  根据《林文庆传》(林文庆博士诞生百年纪念刊)所载,在苏格兰时,林文庆碰上了两件事,对他以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时,在苏格兰有几位来自中 国的学生,林文庆碰上了他们,但却苦于无法跟他们建立友谊,原因是他不懂得华语,所以他们不承认他是中国人。他早期在福建会馆书塾里所受的华文教育,如果 不是早已遗忘,就是太粗浅了。另一件事情是有一位讲师,请求他代译一份中文手卷,使他不得不自认对中文的无知。他本是个敏感的少年,对自己母语的无知,自 然引为深耻。由于这些经验的刺激,他就决心要使自己精通中文及中国的文化” (页4)。
  林文庆回新加坡后,先在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挂牌行医。短短两年内,他的医名不脛而走,收入达到每月千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20世纪初,林文庆有了足够的资本后,就在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和他的爱丁堡大学的毕业同学罗伯遜医生(Dr Murray Robertson)开设一家新药房,取名九思堂西药房(The Dispensary)。1905年,他把九思堂西药房的股份转让给殷雪村医生(Dr Suat Chuan Yin),结束了他的医务经营,从此专心社会工作,成了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这里附带一提的是:殷雪村与林文庆有亲戚关系,殷雪村的妹妹殷碧霞(Grace Yin Peck Ha)是林文庆的继弦夫人。担任市政委员时,殷雪村曾向海峡殖民地当局建议,新加坡的每一条路名,都必须要有中文翻译,但此建议遭殖民地政府的否定(参阅Song Ong Siang,“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Singapore: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1967),p.423)。
  林文庆医术高明,东南亚史学界泰斗陈育崧曾为文指出,当时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有肺痨宿疾,后经林文庆治疗,颇有起色。林文庆劝他多吃狗肉,果 然痊愈。黄遵宪对林文庆感恩戴德,曾题赠林医生“功追元化”附跋匾额,以志其功(参阅陈育崧,“记林文庆以狗肉起黄遵宪沉疴事”,《椰阴馆文存》(第二 卷),页339-341)。
  肺痨在当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然而林文庆以狗肉医治黄遵宪总领事的肺病,使他体健逐渐恢复,延长了13年的寿命。当时我就纳闷,为什么林文庆会用 狗肉来治病呢?后来查看了资料,才知道林文庆在英国期间,曾经在剑桥大学病理学系参与一项医学研究工作。之后,他完成的其中一篇学术论文,题目就是《论犬 类心脏的神经》(On the Cardiac Nerves of the Dog)。可见林文庆对狗的属性相当有认识,所以才用狗肉医治黄遵宪的肺疾。
  我也从1894年3月13日的《叻报》,查到了一则有关林文庆医术高明的资料。这则题为“敬颂西医”的颂词,主要是感激林文庆医生妙手回春的医术,希望籍《叻报》版面,让林文庆医生名留青史。这则颂词十分有趣,兹录全文于下,以飨读者:
  “九思堂西医林文庆、罗南顺二位先生,自英京学成回叻以来,悬壶济世,无论内外诸症,凡经诊治,莫不著手成春。余于前月偶患伏热血痢之症,渐成洞泄, 屡谒名医,迄无所效;且益增剧,缠绵床席,势已濒危。嗣闻先生之名,延请调医,幸蒙赐以良剂,竟得克期痊愈,似此最重、最顽之症,而数日即可霍然。可知先 生医学之精,非寻常所能望其肩背者矣!余受再造之恩,莫由回报,爰将其略附登《叻报》,藉以志余感荷,并冀垂先生之名于不朽焉!/光绪二十年二月初六日/ 何发顺、周泽卿谨颂”(原文无标点符号,此为作者所加)
  前文述及,在英国因经验不谙中文的刺激,使林文庆回新加坡后,热衷于以英语推广中华文化,鼓励和他一样的峇峇去学习中文。1897年3月,林文庆创办了中国好学会 (Chinese Philomathic Society)。后来孙中山在南洋各地设立阅报书社,便启发于此。从1898年至1907年,林文庆特别活跃,其成果包括设立了一系列的社团(海峡英籍华人公会、中华商务总会、华人体育会、威基利俱乐部的创立,他都参与其事),办了杂志(《海峡华人杂志》The Straits Chinese Magazine),建立了女校 (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以及华语训练班(又称新加坡官话传习所,The Teaching of Kuan Hua in Singapore)等。
  1898年,第一个华语训练班在林文庆的寓所开课。他的朋友和学生每逢星期日就去学习华语。1900年,由于学生日多,乃借用安祥山(Ann Siang Hill)的威基利俱乐部(Weekly Entertainment Club)上课。此外,林文庆也到处演讲,解释并宣扬中国历代圣贤,特别是孔子的教训,并常常进行有关华人峇峇的辩论。1927年任厦门大学校长期间,更把屈原的《离骚》译成英文。此《离骚》英译本“The Li Sao”于1929年上海首版,43年后的1972年在台北由东方文化书局再版。
  海峡侨生三杰中宋旺相是比较寂寞的一位。除了少数研究海外华人史的学者外,了解宋旺相的人并不多。宋旺相是律师出生,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不务正业”, 撰写了《新加坡华人百年史》这部英文巨著,恐怕懂得他的人更少。反观林文庆和伍连德,林文庆晚年任厦门大学校长16年(1921-1937),伍连德也在 1910年及1920年到中国东北深入鼠疫区,领导控制鼠疫的防治工作。他们两人在中国历史上均占有一席之位。
  人的一生,际遇风云。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决定了日后生命的轨迹与身后名。林文庆和伍连德两人身后名超越宋旺相,主要由于他们两人都“走出去”而不局囿于一个小圈子。
  以史为鉴,莫过于斯。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联合早报》- 章良我:百多年前的英女王奖学金 (2014-11-8)



 http://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41108-409699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上个月在白金汉宫,为到访的陈庆炎总统伉俪而设的国宴上,宣布新加坡皇家共和联邦协会,将重新设立为新加坡学生提供与创新领域相关的共和联邦奖学金。消息传来,许多人为之欣喜雀跃。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设立的马来亚海峡殖民地女王奖学金。它曾经成就了一批马来亚聪颖的学子,其中不少奖学金获得者,在大英帝国深造学成之后,回到家乡,为社会大众作出贡献,成为一代改良社会、福泽后代。
  19到20世纪之交的英国,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下最辉煌的时代。当时的英国,政治体制日趋完善,人民的权益日渐扩大;经济上享有时下“世界工厂”之称誉,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上更是学术缤纷、进步向上,可谓当时世界上最富裕、人民最幸福的国家。
  相对而言,在马来亚海峡殖民地,虽为效忠大英帝国的子民,大多数出身贫穷的华人子弟却求学无门,要想出人头地,只有经商一条路。在此背景下设立的女王奖学金,自然给那些勤奋聪颖的年轻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文明的窗门。
  马来亚海峡殖民地最早的奖学金是在1885年设立的。从1885年至1890年,奖学金只颁发给学业最拔尖的男孩。1889年,由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史密斯爵士(Sir Cecil Clementi Smith),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义,将奖学金正式命名为女王奖学金,并开放给海峡殖民地的所有男女英国子民。女王奖学金每年授予两名来自马来亚海峡殖民地的优秀学生,提供每年200英镑、为期四年的奖学金,并提供前往英国的来回船票。
  女王奖学金考试每年在新加坡举行,直至1911年,在此期间,一共有45位奖学金获得者。1924年,海峡殖民地政府恢复颁发女王奖学金,直到1959年新加坡取得了自治,女王奖学金也就功成身退了。
  女王奖学金为新加坡及马来亚培养出一批华人精英。史密斯爵士在设立女王奖学金时曾经说过:某位奖学金获得者,将会对那片古老的中国大地,贡献出有用的知识的那一天终将到来。这番颇具远见的讲话,在其后的女王奖学金的历史上,得到了证明。
  有这样三位早期的女王奖学金获得者,在新加坡共同创造了一段佳话。
  林文庆,1887年女王奖学金获得者,新加坡土生华人。他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攻读医科,1891年毕业后,又在剑桥大学从事一年的研究工作。考取 医学内科荣誉学士学位和外科硕士学位后的林文庆,回到新加坡开始私人执业。作为第一位华人子弟留学海外的医生,林文庆的事业非常成功,他热心于新加坡华社 和华教的改革,积极参政,是当时新加坡华人的领袖人物。
  宋旺相,1888年女王奖学金获得者,父亲是马六甲土生华人。他主修法律,在剑桥获得文学士和法学士学位,于1893年获得律师资格。同年,他获颁文 学硕士和法学硕士学位,是第一批获得律师资格的海峡华人。他服务华人社会、侍奉基督教会、效忠殖民政府,著有《新加坡华人一百年》(1923年出版)。
  伍连德,1896年女王奖学金获得者,出生于槟城。于1903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他,在返回海峡殖民地后,于1905年在槟城挂牌行医。他 积极参与改造社会不良习气的运动,因反对鸦片坚持禁烟,而遭受社会恶势力及既得利益者的迫害和打击。在1907年,伍连德接受中国清朝政府聘请,北上服 务。后来,在1910年爆发的中国东北大鼠疫中,率领医护人员,将一个造成数万民众死亡的大规模传染病,在短短3个月内成功降服,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英名。
  有一段时间,伍连德曾经积极参与由林文庆和宋旺相创办的《海峡华人》杂志的工作,三人交往频密。伍连德在他晚年撰写的长篇回忆录中记叙到:“《海峡华 人》杂志社中我的两位编辑部同仁,即林文庆医生和宋旺相先生参加了我的婚礼。由林医生将新娘交给我,而宋先生充当男傧相——这真是我们早期英女王奖学金获 得者一次愉快的合作。”婚礼是于1905年在位于乌节路的一所教堂里进行的。
  这三位为当时马来亚及更广大的社会做出不朽贡献的女王奖学金获得者,他们赴英学习时都是17岁。

作者是本地工程师




《联合早报》- 在贵阳的新加坡之子林可胜 (2017-11-04)

http://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71104-808299

  林可胜是林文庆长子。中国贵阳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特别展示这位新加坡之子林可胜的重要事迹和贡献。
  今年是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1897-1969)的120岁冥诞。10月15日林可胜生日当天,我专程从中国贵州省的遵义市,乘火车往返七个小时,到贵阳市考察与林可胜有直接关系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悼念这位新加坡之子。
  图云关建于13世纪的南宋时期,为古代贵阳进出湖南和广西的咽喉要塞,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也是迎接官员或送别亲友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部设置于此,林可胜就是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总干事兼总队长。

在中国25年精彩生活
  林可胜诞生于新加坡,八岁时母亲黄端琼(黄乃裳之长女)病逝后,被父亲林文庆送去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开始他长期在外的生涯。林可胜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父子在同一所大学的医学院毕业,传为佳话。无独有偶,林可胜和父亲林文庆也先后获得香港大学荣誉博士,那是港大有父子同获此荣誉的首例。
  林可胜于1924年到中国,展开他未来25年在中国精彩和贡献巨大的医学研究、战地医护、军医行政等事业。他先后担任的职务,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和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干事和总队长。1942年他还以军医身份参加中国派赴缅甸的远征军,配合盟军对抗日本的侵略。由于担任军医的优异表现,过后获得美国罗斯福总统颁发军官勋章嘉奖。二战后出任中华民国政府军医署长,并创办国防医学院。
  林可胜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在医学教育、军医实务和行政管理上,但他的医学研究成果也被学术界高度肯定。1942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48年当选中国学术界最高机构——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届院士,而且他还是少数获得全票支持的当选者。1949年他移居美国并展开人生另一阶段的生活和事业。
  我和林可胜的“邂逅”是因为他的姨丈——国际知名的鼠疫斗士伍连德。伍连德的元配黄淑琼正是林文庆元配黄端琼的妹妹。过去十多年来,我一直收集伍连德的原始资料,多年前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资助,去了一趟美国纽约市郊的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查阅伍连德的资料,意外发现不少有关林可胜的原始资料。
  北京的协和医院当初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成立和监管运作的,所以有相当多与林可胜相关的资料。后来我推荐指导的一名博士生,申请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的经费补助,亲自到该中心去详细地翻阅资料,终于让她完成一部非常扎实的有关林可胜的博士论文。

1939年基地驻扎图云关
  我研究历史人物,喜欢到相关的旧址、遗迹或纪念馆考察,用历史的知觉亲身感受当事人的时空,与他们神交,也看看后人以何种形式和意识形态去纪念有关人物。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虽然不是林可胜个人的纪念场所,但林可胜的重要事迹和贡献,都铭刻和展现在此。原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林可胜警觉到不久北京可能会落入日本人手中,与其在日本占领区中苟且偷生,林可胜毅然弃笔从戎,而且不顾协和医院美国监管方的反对,号召协和医院师生,撤离北京,到中国各地的抗日战地前线,提供军医和救护工作。
  林可胜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跟随抗日战线转进,1939年将基地驻扎在贵阳的图云关。除了救护总队总部外,林可胜还在图云关设立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以最短的时间培养战地医护人员,对于中国的抗日将士的医疗救护和士气的鼓舞至关重要。抗战时期,救护总队下辖大大小小的医疗队150个,医务和辅助人员3000多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战区,救治伤病兵员超过百万人。

记载林可胜事迹
  林可胜也与国际医疗机构关系密切和友好,所以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林可胜呼吁和招募不少外国医生来协助,其中一名英国女医生高田宜(Dr. Guy Courtney)因侵华日军在广西投掷鼠疫细菌弹,她不顾身体不适,勇敢前往防治菌疫,不幸以身殉职,她的墓碑也竖立在图南关旧址的纪念园区内。纪念园中还有一个“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以纪念这批充满博爱,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医务人员。
  图南关旧址纪念园区中的主体,是一座宏大和庄严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和塑像,以及环绕纪念园广场的15个展览橱窗。林可胜的重大贡献在此展现无遗。纪念碑上除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和“图南关旧址”这几个字外,还刻上格言“救死护伤,博爱恤兵”。两旁站立五位战地医务无名英雄,坚毅不拔的精神,栩栩如生。纪念文字是刻在纪念碑背面,开端文句写道:
  1939年3月到1945年底,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和卫生署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驻扎贵阳图云关,爱国华侨林可胜博士任总队长兼主任。
  这段文字清楚说明,这个纪念碑及纪念园与林可胜的密切关系。碑文继续叙述救护总队的事迹和贡献。
  在纪念园区内竖立15个展览橱窗,其中五个记载林可胜的事迹,或展示他的照片或公文签章,不只显示林可胜的重要性,也肯定他的诸多贡献。其中难得看到的是他的签名图章,以及他聘任高田宜医生及调动她的职务的公文。
  考察至此,甚感欣慰。新加坡之子林可胜在新加坡甚少人关注,但在中国贵阳图云关,他不只曾开创一番轰轰烈烈的救护和博爱事业,也在此树立领袖英名,为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史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
  林可胜在1952年后在美国印地安娜州的一个科学实验室从事医学研究工作,1967年不幸因癌症病逝于其长子居留的牙买加。



《联合早报》 - 防疫专家 伍连德与新加坡的因缘 (2020-01-16)

https://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200116-1021517

  伍连德生于海峡殖民地的槟城,是著名的防疫专家,1910年领导跨国医卫团队,在中国东北成功扑灭鼠疫。
  伍连德与新加坡有缘,除了在新加坡发表演讲,也关注新加坡的医疗和卫生情况。
  伍连德医学博士逝世60周年之际,值得回顾伍连德与新加坡的因缘,因为许多人注意到名闻国际的海峡华人伍连德在中国的丰功伟业,但对他与新加坡的关系所知有限。

领导跨国医卫团队抗鼠疫
  伍连德(1879-1960)生于海峡殖民地的槟城,年少就已出类拔萃,考获英女皇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学医。1903年学成归来后,活跃于马来亚社会,除了在槟城执业行医外,也积极领导戒烟运动,并在怡保召开禁烟群众大会,向英殖民政府施压禁烟。
  1908年伍连德受清朝政府北洋大臣袁世凯的邀请,前往中国天津担任陆军医学堂副监督。1910年秋冬之际中国东北发生严重瘟疫,数万居民染病死亡。伍连德临危受命,领导跨国医卫团队抗疫,1911年初成功扑灭鼠疫,声名大噪,奠定国际知名“鼠疫斗士”的美名。
  伍连德在中国30年间,以医学专业先后服务于满清政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的国民政府。期间创办20余所医学院和现代化医院,并成立医学团体,发行医学刊物,完善了中国的医学教育、防疫系统和公共卫生制度,名副其实地享有“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的尊称。伍连德在防疫医学上的贡献,使他于1935年获得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这是东南亚和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在马来亚推行社会改革
  伍连德与新加坡有什么因缘呢?
  简单而言,伍连德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与新加坡结缘。第一阶段是伍连德前往中国之前,由于英女皇奖学金获奖人的身份,使他有机会与其他新马华人得奖人建立起私人友谊。自新加坡的林文庆成为英女皇奖学金第一个获奖的华人子弟(1887,医学)后,陆续还有新加坡的宋旺相(1888,法律)、槟城的洪木火(1893,法律)、辜立亭(1894,医学)和伍连德(1896,医学)获奖。
  伍连德与林文庆和宋旺相交情很好,1903年伍连德自英国学成归来,停留新加坡期间拜访林文庆,并暂住其家中,因此首次见到林文庆妻子黄端琼的妹妹黄淑琼,并对她一见倾心。两年后,伍连德在新加坡的美以美教堂迎娶黄淑琼为妻。伍连德也深受林文庆的影响,以槟城为基地,在马来亚各地推行社会改革运动,尤其是戒烟和禁鸦片运动。伍连德曾和林文庆及宋旺相合作,共同主编在新加坡出版的英文刊物《海峡华人杂志》。

多次在新加坡发表演讲
  1908年伍连德前往中国发挥他的医学专长,不久便奠定他在防疫和医学界的国际声望,但他和新加坡的缘分并没有了断,而是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伍连德主要是借助公务出差的机会与新加坡保持关系。
  伍连德在中国服务的30年间,经常代表中国出席世界各地举行的医学大会和相关学术活动,其间停留或过境新加坡十余次,而且往往受邀演讲或访谈。例如,1930年3月伍连德出席在荷属爪哇举行的国际卫生会东方评议局会议后,在新加坡停留几天,并接受同济医院的邀请发表演说。同济医院主席陈煦士率领院董和医学研究所成员50余人聆听。伍连德的演讲内容主要是鼓励新加坡的医师和研究者不要停止吸取新知,并要勇于创新。他特别介绍自己对医学的看法:“今日医学上,只有新学、旧学之分,无所谓中医、西医之别。盖学有新旧,新者即是一种进步之表现。试观今之世界,事事须有新的思想,新的创作,方能争存于世界,造福于人群。”可见伍连德具科学和创新的医学观。
  伍连德观察到当时新加坡的医疗和卫生情况并不理想,建议医疗卫生行政的任务及评估,应以降低死亡率为首要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伍连德在新加坡停留期间夜宿在维基利俱乐部(Singapore Chinese Weekly Entertainment Club)。这个富豪俱乐部成立于1899年,由李浚源等海峡华人富商创立,其富丽堂皇的会所建筑竖立于客纳街(Club Street)的山坡上。伍连德是杰出的海峡华人,他住宿在海峡华人领袖聚会的维基利俱乐部是合乎情理的。另外,也可能与林文庆及胡文虎的安排有关,林和胡都是俱乐部会员,胡文虎还曾担任维基利俱乐部的主席。
  1931年伍连德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于日内瓦举行的国际联盟会卫生委员会会议。当年7月伍连德返回中国途中在新加坡停留一天,在码头迎接他的是胡文虎等人,可见伍连德和新加坡富商胡文虎的亲密关系。当地报章记者掌握机会和伍连德作了一次访谈。伍连德提到他在日内瓦的会议上报告中国的卫生建设,特别介绍由他倡议,并由胡文虎独资捐建的南京中央医院。与会的各国医生和代表对胡文虎的善行极为赞赏,并对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感到满意。伍连德认为胡文虎的慈善义举,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不少。由于得到这些赞誉,胡文虎之后更慷慨行善,1935年宣布要在中国各地捐建1000所小学和100座医院。

海峡华人进入中国市场
  伍连德在新加坡的演讲,不限于讨论医学专业的议题,他也发表与华人相关的政治、语言和经济课题。例如,1936年1月伍连德在新加坡对海峡华人公开演说,讲题是“过去与现在中西文化之关系”。特别引人瞩目的内容是,他呼吁华人要和殖民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外,也要充分利用与中国特有的血缘关系,开拓在中国的商机。
  但海峡华人要如何进入中国的庞大市场呢?
  伍连德认为首先要学习华语,他举例说:凡有一地货物之推销员,如不通晓该地语言,他的推销业绩一定受到很大的打击。伍连德当年的一席话,在今天听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可见他有先见之明。其实,“土生华人应学习华语,新客移民应学习英语”一直是伍连德在新马各地演讲所强调的一个重点,也是他认为海外华人最基本的安身立命之道。
  伍连德在新加坡不只受到民间人士和团体的欢迎和邀请,殖民地政府领导人也很重视他的意见。根据伍连德回忆,1927年11月初当他途经新加坡赴印度参加远东医药大会时,新加坡总督克里福(Hugh Clifford)约他到总督府茶叙。
  席间总督透露,政府准备查封中国国民党在新加坡的党部,并询问伍连德的看法。伍连德答复说,虽然他不参与政治,但根据他的了解,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最有势力的政党,而且英国政府也承认中国的南京国民政府,“如国民党在马来亚能继续其和平合法活动,余以为实无加以干预之必要。”
  伍连德的意见显然获得总督尊重,直到克里福总督1929年10月卸任时,新加坡国民党没有遭受政府严重的打压。等到金文泰(Cecil Clementi)总督于1930年上任后,新加坡的国民党才正式被查禁。

捐赠艺术品予马来亚大学
  1938年伍连德从中国退休后回到马来亚,在怡保继续行医和参加社会活动。二战结束后伍连德往返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的次数增加,伍连德在这个第三阶段和新加坡的因缘是因为家人的关系。他定期到新加坡探望就读于马来亚大学(校园在新加坡,即新加坡大学的前身)的长女伍玉玲。1949年马来亚大学举行正式成立典礼,伍连德穿着博士礼袍盛装应邀出席。伍玉玲在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和英国深造,并于1955年返回新加坡定居,从事语言教育工作。伍连德有更多的机会来新加坡探望他疼爱的长女,也有更多机会参加新加坡故友和学界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促成他将一些重要的艺术收藏品和书籍长留新加坡。
  当马来亚大学艺术馆于1956年4月开幕时,陈列的展品中就包括伍连德捐赠的中国古画卷等艺术品。第二年,伍连德将1000本左右在中国期间收集的珍贵书籍及自己编著的医学专著和报告书赠送给南洋大学图书馆(南大和新大合并后,这批书籍典藏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
  1958年伍连德在新加坡有两场演讲,那是他在本地的最后两场公开演说。9月18日应南大文学院的邀请,伍连德主讲“研究的问题”。演讲内容分为两部分,他先分享在中国30年从事卫生和防疫工作的经验,第二部分则专题讨论自古至今马来亚和中国在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史。
  两天后,伍连德应邀到南洋学会演讲,题目是“中国古代的旅行家”,他讲述从秦代到明代的20位旅行家,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张骞、班超及郑和等,也有著名的西行取经者法显和玄奘等,还有女性平民孟姜和出塞宫女王昭君等,伍连德以轻松的语调叙述他们的远行,更偏重这些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可见伍连德不只医术高明,其他知识也很渊博。
  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槟城的新居突然不幸中风病逝,其骨灰坛被安置在峇都眼东公冢。



真评十句 - 帝国对抗瘟疫的最后一战 
https://mp.weixin.qq.com/s/TkTU7dw_GRBL7M4D1LBRDw














新加坡墓碑铭集录 - Mrs Lim Boon Keng nee Wong Tuan Keng
https://tombs.bukitbrown.org/2019/05/mrs-lim-boon-keng.html






《联合早报》- 国民政府打分 林文庆父子和陈楚楠的考核成绩单 (2021-05-27)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history-heritage/story20210527-1149701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人事考核档案显示,三名东南亚华人林文庆和长子林可胜,以及陈楚楠都出现在其中,三人有截然不同的成绩。
  又到学期的尾声,学校的学生关注考试的成绩,因为那个成绩是评估学习表现的其中一个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不只学校的学生会受到考核,在社会上各行各业谋生的众生也会受到不同形式的考核。比较少人关注的是一些知名的大人物,如林文庆和林可胜父子、陈楚楠等,在功成名就的过程中,得到什么样的考核成绩。
  这里所谓的考核成绩单,当然不是学校的成绩单,也不是由老师打分,而是某方对你的事业表现的绩效考核,通常是由上层领导机关或人事主管来评定。但和学校的成绩单相同的是,这些名人的考核成绩单,不但有等级成绩,还有考核评语。
  首先说明的是,我们看任何的材料,不单只是看材料的内容,而且还要看材料的出处、材料的主人是谁。因为做出考核评估的人,有他们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常常受到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政治正确的左右,也会受到一些客观的时代因素和材料选择的影响。所以这个成绩单,只是一方的考核记录,也是这些名人浩瀚历史资料中的一部分,但不一定是判断这些历史人物的唯一根据。

林文庆:C+
  这里呈现的考核成绩单,出自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人事考核档案。首先登场的是新马闻人林文庆(1869-1957),他是第一个获得英女王奖学金的华人(1887年),医生、种植家、金融家、教育家、儒学运动推动者、作家、翻译家、英殖民地立法议会的华人议员,以及很多社团和机构的创办者和参与者等。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在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以前的事迹,很可能他在新马的考核成绩,即使不是甲上(A+), 至少也是甲等(A)。
  从另外一方材料来观察,即1940年代初中国政府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室的档案记录,林文庆只获得丙上(C+)的成绩。从考核评语可以看这个差强人意的成绩的由来。考核报告中对林文庆“人”的评语为:
  係英属华侨,无定见,对本党无认识,与陈嘉庚关系密切。
  将林文庆评价为对国民党无认识及无定见,虽然并不一定客观,但显然是评分偏低的主要原因。其次,1940年陈嘉庚到中国考察回来后正式与中国国民党分道扬镳,林文庆与陈嘉庚关系密切,也是造成他的考核成绩失分的原因。
  这份考核单对林文庆也有比较中性,甚至是正面的评价。例如,评论他为人“秉性和平、善交游。”报告中对林文庆“事”的评语则为:
  陈嘉庚斥资创办厦门大学,以林为实际负责人,惨淡经营,尚有成绩。
  这份考核报告完成时,林文庆已经卸下厦门大学校长一职,但他仍具有侨务委员会委员身份,所以这份评估,可以说是对1932年林文庆担任中国侨务委员以来的考核单。

林可胜:褒贬兼具
  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1897-1969)也在中国有辉煌的成就。由于他先后在协和医学院、中国红十字会和军政部军医署等机构服务,在中国政府的人事档案中也有他的考核记录。在军事委员长侍从室1941年12月的人事记录上,有关他的学历记录为:
  爱丁堡大学医学士、医学博士、科学博士、哲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民29年)。
  专业经资历包括:
  爱丁堡大学生理学系讲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系主任;中国生理学杂志社编辑、中国生理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会长。
  1944年林可胜的档案记录增补了一些资料,包括: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总队长、内政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主任、军医监(民32年8月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总干事、中央设计局兼任设计委员(军事卫生两组);军政部军医署副署长(民33年3月任)。
  人事记录中还特别备注林可胜曾于1943年2月11日晋见委座(蒋介石),也提到他是林文庆的公子。
  这份档案对于林可胜的考核评语,褒贬兼具。首先,它正面评价林可胜“聪明精干、学博识宏,为国际负盛名之生理学家”。而且,因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林可胜“因抗战军兴爱国心切,乃毅然辞去(协和医学院)教职,组织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于汉口,年来颇著劳绩”。
  另一方面,考核报告中对林可胜的中文能力及人事行政则有所批评,“因其华侨出身,未受国内教育,对于国文不识”,并且对中国“社会情形与国情习惯,均不甚明了,致有与人事方面不适宜之处,其行政工作及对于事业之推进富于理想而忽于实际”。
  林可胜的人事档案内容相当详细,可惜最后不见评分或评级。我们只能从评语的最后一句“但其爱国心切,实足嘉许也”来推测他获得的考核成绩,应该会比他的父亲林文庆所获得的“丙上”来得好些。
  从国民政府的政治正确观而论,林文庆是因为与批判国民党的陈嘉庚关系密切,林可胜则由于担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队长期间,无私地分配救护药物到国军和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战区而遭到蒋介石的批评,因此林文庆父子的考绩都有扣分的理由或借口。这种政治挂帅的人事考绩,可以从陈楚楠的成绩考核得到佐证。

陈楚楠:A-
  同样是在新加坡出生的陈楚楠(1884-1971),虽然比林文庆小15岁,但比林文庆更早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运动。1903年陈楚楠声援上海的“苏报案”,支持发表反清言论而被逮捕入狱的章太炎和邹容。1905年陈楚南首次与孙中山见面,后受孙中山的委托,筹组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陈楚楠和张永福分别担任新加坡同盟会的正、副会长,与负责交际联络的林义顺被后人合称为“南洋革命三杰”。这三人的事迹现在也成了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主要展览内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陈楚楠曾担任同盟会新加坡支部部长、福建省政府实业厅厅长、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42年初国民政府中央机构科长以上人员调查报告中,明显列出以上的职务。
  在陈楚楠的人事档案中,其人“体格强健,个性爽直,具有活动能力。在英属新加坡经营商业,为本党老党员”;其事则“对侨务热心负责,对党国有历史”。
  由此可见,陈楚楠的人事记录非常正面,他的考核成绩是甲下(A-),在我所见的国民政府档案中有关东南亚华人的考核成绩中是少有的佳绩。



《联合早报》- 林文庆《东陆哀史》中译本 描绘百年前东南亚风貌  (2021-10-11)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culture/story20211011-1202166


本地先贤林文庆1927年出版了第一部英语长篇小说——《东陆哀史》,这部心理学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是第一部英语长篇小说,现由林曦博士译成中文版。本书所描写的是百年前的东南亚历史,内容虽是虚构的,但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以特定的时代背景为基础。
《东陆哀史》行文清通流畅,足见林文庆驾驭英文的深厚功力。

林文庆在新加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名医、商人,也是教育家、革命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更致力于教育和社会改革,主政厦门大学16年。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林文庆(1869-1957)在文学上也有成就。他写小说,出版了英文长篇小说《东陆哀史》。在新加坡文学史上,《东陆哀史》也被认为是第一部英语长篇小说。小说于192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刊行,英文原著名为“Tragedies of Eastern Life”(《东方之人生悲剧》),副标题为“社会心理问题介绍”(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of Social Psychology)。

《东陆哀史》(八方文化)译者林曦博士,毕业自厦门大学,供职香港,已翻译林文庆的其他三本英文著作包括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厦门:思念明朝之岛》《中国内部之危机——林文庆笔下的晚清内政外交》及《儒家视域下之世界大战》。

林曦说:“相信本小说于今知音难觅,在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均未能顺利出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版社判断市场销路必然不佳。我以业余时间翻译林先生四本书,亦全属告慰先贤,并无名利之想。把林文庆所有英文书籍译为中文,算是为后来者的研究夯实基础。而每一本书能有三五知己欣赏,已是人生乐事。”

《东陆哀史》小说主人公是个有钱的华人商人,人称“头家彭阿伯”。故事情节围绕着20世纪初马来亚华人、马来人以及阿拉伯人等不同阶层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描绘多元文化背景下殖民地的社会面貌、人际关系等问题。林曦在序文说,本书“亦代入作者作为社区领袖及改革先行者,对于传统与现状,各式中西文化与观念之冲突糅合,以及诸多社会现象之观照。”
林曦博士完成林文庆四部著作的中译本。(受访者提供)

在林曦看来,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百年前马来亚生活风貌、不同族群生活情形和转变,并可参知林先生对社会变革发展之深入思考。全书行文清通流畅,足见林文庆先生驾驭英文之深厚功力。”至于将英文原名“Tragedies of Eastern Life”翻译为《东陆哀史》,林曦则说,当年英语原著出版时,已附有中文名称,并非他自行翻译。

重新出版的学术价值

林曦对林文庆的作品特别钟爱,收集林文庆中英文著作约10年。当他收集第一册《厦门:思念明朝之岛》时,就开始留意林文庆的事迹。林曦说:“很快被林文庆倾力办学、回馈乡邦的无私精神感动,于是发愿翻译其全部英文书籍。目前林先生的英文著作五册全部收齐,其中《离骚》为英译汉诗,无须回译。其余四册英文作品《厦门:思念明朝之岛》《中国内部之危机》《儒家视域下的世界大战》及《东陆哀史》已告全部出版。四册中译本,相信均为林文庆先生英文著作的中文首译本。”

林曦与林文庆结缘的第一本书是《厦门:思念明朝之岛》。他说,多年前偶经香港中环一间古董英文书店,赫然惊见此书标售4500港币(约780新元)。“因当时见此书涉及家乡厦门及母校厦门大学,爱不释手,却踌躇多日。”结果是太太了解他的心意,买下做为生日礼物。

林曦说,《东陆哀史》中文版的面世,也得到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历史学教授严春宝的相助。严春宝著有研究林文庆的专著:《一生真伪有谁知:大学校长林文庆》《林文庆儒学文选译注》《他乡的圣人——林文庆的儒学思想》及中英双语版的《林文庆儒学文选》等。
严春宝教授:出版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和意义,首要考虑到它对于新加坡历史文化的意义。

在严春宝看来,出版《东陆哀史》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他说:“出版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这本心理学小说本身,而应该首要考虑到它对于新加坡历史文化的意义。说实话,如果仅仅单纯从小说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这本书可能并没有太大的现实出版意义,因为现代人几乎不可能去读一本近百年前出版的旧小说。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为了让人们更多的去了解新加坡的历史,我觉得林文庆这本心理学小说的重新出版,还是极有学术价值的。”

严春宝说:“尤其应当考虑的是,这本小说所描写的是百年前的东南亚历史。虽说小说的内容是虚构的,但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它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都是以特定的时代背景为基础的。这本小说自然也不例外,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都是真实的,这对于现代人全面了解,深入认识新加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迁,无疑就具有了很现实的意义,因此,重新出版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他认为,“其次是要充分考虑到这本书的重新出版对于整个林文庆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就因为这本书是林文庆的著作之一,它就有了特别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它的重新出版,不仅更全面的向后人介绍林文庆的生平事迹,也可以促进学术界重新了解、认识、研究林文庆。”

有助研究林文庆文学成就

严春宝说:“从东南亚的视角来看,林文庆是难得一见的,堪称具备百科全书式知识背景的杰出先贤人物,他一生中深度涉入过的领域先后有医学、政治、教育、经济、商业、社会改革以及儒学和文学等。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林文庆的研究活动,主要集中于除文学之外的其他各个领域,也就是说,对于林文庆的文学成就的研究,目前还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处女地。



《联合早报》- 重探林文庆家族事迹 (2022-10-27)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story20221027-1326855
林文庆祖父林妈彭约在1850年举家来到新加坡,后来成立林妈彭公司,经营船运发货生意。

林妈彭次子,林文庆的父亲林天尧莱佛士书院毕业,受章芳林赏识,不幸在40来岁逝世。

1929年,厦门大学林文庆校长将屈原《离骚》翻译成英文出版,这部英译《离骚》由新加坡总督克利福(Hugh Clifford)执笔介绍作者,英国剑桥汉学家翟里斯教授、印度诗人泰戈尔博士和中国陈焕章博士为他写序。陈焕章在序文中指出,林文庆祖父林妈彭是文人。这里重新探索林妈彭下南洋,后人在此繁衍的事迹。

林妈彭槟城谋生

1786年,槟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自由港政策吸引各地居民前来经商。当时的峇峇娘惹,讲的是掺杂一两个马来词汇的闽南话,由于没有语言障碍,吸引许多新移民前来经商,甚至婚娶定居。

1839年,林妈彭飘洋过海来谋生,很快就适应槟城社会,不久娶当地华人女子邱氏为妻,生下林天尧,大约在1850年举家来到新加坡。在文人从商的年代,他在1861-64年间成立林妈彭公司,经营船运发货生意,船只主要在新加坡和槟城,一些则在仰光、西贡和纳闽之间川航。这是一家小规模的航运公司,但他在槟城建立稳固的人脉。

林妈彭在此都受重用,商行老板相争聘请管理帐房,或教导子女读书识字,他甚至被聘管理遗产。财兴号是马六甲华商在此设立的公司,股东魏碧瑞1862年逝世,遗产执行人魏金顺委任林妈彭为遗产委托人,处理财兴号账务。烟酒巨商章三潮在1863年逝世,章芳林继承父业后,林妈彭受聘管理烈酒公司。

华人重视墓葬,事业有成无法回国的华人都购置私人墓地,林妈彭在亚历山大有家族墓地,这也是后来的种植园。林妈彭在1879年恒山亭重修时题捐12元,他同年逝世,葬在家族墓地,墓碑上有孝男天送和天尧,孝女进金和富琼。坟墓不小,浮雕精致,按照民俗长子天送还在世,他在中国或另有妻儿。

近日在微信群分享这段事迹,中国海沧蔡少谦指出,同时期的碑石如光绪十三年(1887)林东社《重修威惠碑记》和光绪十一年(1885)澳头《霞美宫碑记》等留下不少林天送的身影,就不知是否是林妈彭长子。

林天尧备受器重

林天尧是林妈彭次子,在莱佛士书院读书,和陈光为、萧九美、刘长意等是同学。宋旺相说,林天尧协助章芳林管理鸦片公司,但他在1877年以烈酒公司发布一则洋房出租广告,相信他曾管理烈酒公司。他受到章芳林的赏识,1883年宣布,林天尧是章芳林的五名委托人之一,获得章芳林授权处理公司事务。

马六甲华人在《1824年英荷条约》后陆续南来,因购置地致富。新加坡社会在19世纪40年代逐渐趋向稳定,他们也将家眷安置于此。林天尧家境不差,是许多人眼中的东床快婿,很年轻就和来自马六甲的华人女子苏氏结婚。苏氏生下联庆、木庆、文庆和善庆,幼心、幼意、幼汝和幼玉,于1878年逝世。林天尧后来再娶,继室育有幼璧。他有次刮胡子时不慎刮伤皮肤,结果引起血液中毒,在1885年病逝。林天尧长子联庆于1927年逝世,葬武吉布朗,享年67岁,林天尧估计在1840-42年间出生,逝世时才40来岁。林文庆还有一名兄弟在父母之前逝世。

林天尧子女众多,幼玉过继给其妹林进金,木庆和幼玉过继他人,长子联庆是西贡著名华商,时25岁已成婚。两个姐姐比文庆年长多岁,相信已出嫁,家中剩下祖母与年纪尚轻的善庆和幼璧,尽管家境不错,林文庆身为年长男丁打算出来工作。莱佛士书院校长胡列特认为林文庆应该继续求学,他向章芳林求助,说服林文庆祖母让他继续读书。林文庆后来获颁英女皇奖学金进入爱丁堡大学,考获最高荣誉的医学学位。

黄端琼 学贯中西

黄端琼是福州闽清六都湖峰(现坂东镇湖头村)人,举人黄乃裳长女,就读西式学堂,毕业于福州毓英女子寄宿学堂,中英文基础都好。她后来和女性同伴去美国,回航途中巧遇李鸿章。

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美多国,参观美国世界妇女理事会展室,并获赠书籍。因1898年将在伦敦举行世界妇女大会,她们向李鸿章提出邀请派中国妇女代表参加。李鸿章在回国途中看见船上有中国女子,当时远洋船只的女性乘客非常罕见,就派秘书罗丰禄询问。黄端琼三叔黄乃模是甲午战争中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号副管带,即李鸿章旧部属,他见黄端琼举止得体,英文流利,邀请她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妇女大会,并将书籍转赠予她。

回国不久,黄端琼和父亲来新加坡,1896年12月29日,她和林文庆在乌节路长老会教堂举行婚礼。1897年3月,罗丰禄出任驻英公使途径新加坡,前来会见林文庆夫妇,邀请两人隔年加入驻英使节团几个月,以便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会议(世界妇女大会),但林文庆婉拒,当时黄端琼已怀有身孕。罗丰禄和新加坡有段渊源,他的女儿罗仲畿嫁给陈若锦之子陈思敏,她在1914年逝世,葬在女皇镇陈若锦家族墓地,后来迁葬蔡厝港。

黄端琼积极支持林文庆的社会改革,1899年创办新加坡女子学校时,她教导学生华文。1905年12月21日,她经历漫长的病痛后逝世,林文庆为她举行一场西式的丧礼。灵柩由利安山住家引发,宋旺相等人为她扶柩,安葬在亚历山大的种植园。她坟墓甚为别致,是一根高约五英尺的椭圆石柱,柱上镌刻光绪乙巳年十一月,中榜是清显妣林母黄氏嬬人之寿茔,落款人可胜、可明、可能和可聊。

因殖民地政府重新发展亚力山大地区,林文庆家族墓地受到影响,1935年6月10日迁葬武吉布朗。林妈彭谥寿民,祖籍吾贯(现厦门鳌冠),和妻子邱氏谥慈慎合葬在一起,两侧是林天尧谥舜卿,妻子苏氏谥孝慎,前面则是林进金、黄端琼和薛贞娘。黄端琼的遗骨后来挖掘火化,石柱折断平躺在地面。薛氏比林天尧早几个月逝世,疑为林天尧继室,但墓碑没有后人名字,无法确定她和家族的关系。

林文庆译《离骚》

在海峡殖民地,学习华文可用闽南音罗马字,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下一代不识汉字。身为文人之后,林文庆自幼奠定浑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唯祖父和父亲的早逝,使他无法很好的掌控汉字和官话(华语)。

在英国留学期间,因不谙官话难以和中国留学生沟通,也没法为讲师翻译华文习卷。华人不懂华文,他视为一生的耻辱,回新加坡后苦学汉字官话,联合邱菽园、宋旺相创办新加坡女子学校,教导学生学习华文,甚至号召海峡华人为晚清政权进行政治改革。

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林文庆出任大学校长,许多中国人质疑这位喝洋墨水的番邦校长对华文的认识,他留下一部英译《离骚》,让后人去评定人世间的是与非。



厦门大梁 - 厦大校长林文庆先生家族史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