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

《联合早报》- 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 35纪念馆代表首次齐聚我国 (2012-11-11)



早报网 - 纪念馆代表首次齐聚我国 (2012-11-11)
http://www.zaobao.com.sg/sp/sp121111_013.shtml


杨莉明为联席会议主持开幕仪式时说,今天的晚晴园,不论是在历史或文化上都担任起教育和传承重任,并成为访客认识新加坡与辛亥革命这段重要历史的地方。
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昨天首次在新加坡召开,世界各地35个与孙、宋有关的纪念馆或组织的76位代表,齐聚我国展开交流和寻找合作机会,这也是晚晴园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
  财政兼交通部政务部长杨莉明为第24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主持开幕仪式时说,晚晴园自去年10月重新开放以来,已吸引17万名访客,这对新加坡这样的小岛国是很难得的。
  她指出,今天的晚晴园,不论是在历史或文化上都担任起教育和传承重任,并成为访客认识新加坡与辛亥革命这段重要历史的地方。
  杨莉明说,从展览的呈现、史料的研究、各项文化教育,乃至与其他纪念馆和学校的合作,让晚晴园不仅成为一个文化机构,也是学校以外的“课堂”。
  晚晴园所推行的学生义务导览员课程,过去一年已培养超过150人。另外,华侨中学的学生去年9月曾在晚晴园研究员指导下策划了《百年回眸:新加坡与辛亥革命》校外巡回特展。
  杨莉明也指出,联席会议为各个纪念馆提供合作平台,晚晴园去年就与广州博物馆和香港孙中山纪念馆推出《南望共和:二次革命、广州政权与新马华社》特 展,上个月则到香港孙中山纪念馆举行《俏也不争春:孙中山的新加坡同志》特展,让香港和中国访客有机会认识新加坡为辛亥革命所做出的贡献。

钟声坚:盼能定期交换心得
  晚晴园主席钟声坚说,晚晴园不只让学生学习到先贤的高尚品德,也教育他们现今安逸生活来之不易。
  他希望联席会议这一平台能持续传承与壮大,让所有孙、宋纪念馆的工作者定期交换工作心得,互相勉励。
  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说,新加坡政府和晚晴园以孙中山的思想精神教育下一代是非常有远见的,而中华总商会把晚晴园交给国家文物局属下一支干劲十足的专业队伍管理,也十分值得称许。他认为新加坡的做法对各地的孙、宋纪念馆有启发作用。

孙中山究竟来新几次?
  昨天的主题演讲是由本地两位文史工作者杜南发和柯木林谈“孙中山究竟来新几次”,由柯木林呈现原来的说法,即孙中山来新八次,杜南发则以去年发掘的新资料推敲出孙中山来新九次。许多与会代表是首次接触这一新论点,故而听得津津有味。
  晚晴园和各地代表星期一将在晚晴园举行孙中山诞辰146周年纪念活动。
  晚晴园昨天也为两本新书举行发布会,第一本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和革命志士》,此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是《理想、实践与新世纪展望》,下册是《历史、记忆与反思》,每册售价28元。另一本新书是《百年晚晴》图片集,售价39元9角,有兴趣者可到晚晴园购买。

康熙皇第九代孙身份“矛盾重重”
  到我国出席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的宾客中,有位身份特殊的长者——来自日本神户的爱新翼(全名爱新觉罗·恒翼),是清朝康熙皇帝第九代孙子,属于康熙次子允礽嫡系,但他这次却代表日本神户孙文纪念馆出席会议。
  现年71岁的爱新翼笑说自己身份充满“矛盾”之处,他是清朝皇室后裔,目前却是神户孙中山纪念会副理事长,而满清王朝正是被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所推翻。
出生大连市、两岁便随父亲金毓本(金即爱新)移居日本的爱新翼还有另一重“矛盾”,原来他退休前在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工作45年,最后10年任校长,而这所已有113年历史的名校,却是曾参与维新运动、试图推翻慈禧太后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所创立的。
  爱新翼目前是该校名誉校长。他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毛泽东的翻译员林丽韫,台联名誉会长杨国庆等都毕业自该校。
  爱新翼祖上允礽是康熙次子,曾两度被立为皇太子,但也两度被废。他祖父爱新觉罗·溥于清朝末年在外蒙古任参赞大臣,辛亥革命后仍不知情,一直到1912年才退了下来。
  爱新觉罗·溥后来认为英文很重要,让儿子金毓本到南开大学念外文。金毓本移居日本时,在大阪外国语大学当客员教授。
  爱新翼说,父亲从不提他们是清皇室后裔一事,直至去世前两年才告诉儿女们家族身世。他是在1982年离开人世,遗下六男一女,爱新翼是排行第五的儿子。
  育有两名医生儿子的爱新翼,曾撰书记载不平凡身世,书名是《路漫漫:海外皇裔中华情》。
  昨天列席的日本代表还有熊本县荒尾市市长前畑淳治、宫崎兄弟资料馆所长安田信彦、荒尾市社会教育课长塚本雅之、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大堀哲等。
  据本报了解,晚晴园明年5月将和日本神户孙文纪念馆、宫崎兄弟资料馆和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合作,联合推出一个关于孙中山新加坡与日本友人的特展。



会议手册 - 第二十四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 2012年11月9日至13日 新加坡







《新晴》晚晴园馆讯 - 第24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








宋庆龄同志故居 - 第24次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在新加坡举行
http://www.sql.org.cn/NewsDetail.aspx?id=78a72db5-7f57-4a4e-a918-bf7b35693e97


        2012年11月9日至13日,由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主办的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第24次联席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重庆、海南、福州、梧州等9省市,台湾地区以及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的38家相关纪念地的70余名代表和特邀嘉宾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百年回眸: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与展览。孙中山先生的曾侄孙孙必达先生、新加坡财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部长杨莉明女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先生、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晚晴园主席钟声坚先生等出席了联谊会开幕式并致辞。各纪念地代表就辛亥百年各纪念地举办的活动、新发掘的相关历史文物、资料以及特别展览情况、各地工作的新成果和各馆之间的业务进行交流,围绕孙中山宋庆龄的伟大业绩、思想和精神进行研讨;新加坡历史学者柯木林先生、新加坡新明、晚报、联合新闻部统筹总编辑杜南发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黄贤强先生做了有关孙中山与新加坡的主题演讲;会议代表共同出席了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新书发布会和在晚晴园举办的孙中山诞辰147周年纪念仪式,参访了孙中山先生曾在新加坡登陆上岸的旧红灯码头,曾住宿的晚晴园、金钟大厦,曾登台演说的梨春园,曾小歇座谈的怡和轩俱乐部,以及孙中山鼓励成立的同德书报社等他生活并从事革命活动相关的地点。许多纪念地代表也把本馆新近出版的有关孙中山、宋庆龄研究、资料图书赠送给了会议的东道主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各地代表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交流了工作经验,进行了学术研讨,参访了孙中山在新加坡的故地,分享了心得,增进了感情,都感觉收获颇丰。

        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原名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谊会,是海内外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相关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年一度的工作例会,始创于1989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前往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瞻仰、参观的国内外观众特别是海外侨胞日益增多,纪念地的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为了互相取长补短,各纪念地开始了交流合作。至1988年,建立某种工作交流合作机制,已经成为所有从事孙宋纪念事业同志们的共同心愿。经酝酿筹备,1989年5月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孙宋纪念地联谊会。此后,各地轮流举办了每年一次的会议,至今已经举办了23次。联席会成员也从最初的国内9家单位,发展到今天5个国家的的近40家单位。大家通过这个平台开阔眼界,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增进感情,对于促进孙中山、宋庆龄的研究宣传事业和各纪念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27次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