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星期五

《名人与庙宇》座谈会




《名人与庙宇》座谈会
日期: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至4时30分
地点:国家图书馆5楼 Possibility Room
在华族传统文化中,名人与庙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19世纪中国大量移民南来,庙宇也深植于此,逐渐发展出融合在地与原乡的独特文化。每一座庙宇背后都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富含深厚的底蕴及人文气息,值得我们探讨
讲座主席:黄贤强博士
◆ 陈金钟与保赤宫 †柯木林先生
◆ 章芳琳与玉皇殿 †丁荷生教授
◆ 刘金榜与双林寺 †徐李颖博士
◆ 林路与凤山寺 †杨茳善博士
每人收费: $10  
有意报名者请登录网站 www.sfcca.sg/seriesseminar 
电话: 6354 4078 电邮: admin@sfcca.sg








随笔南洋网 - 宗乡总会10月24日 石叻坡记忆系列讲座五:名人与庙宇
http://www.sgwritings.com/viewnews_76748.html

在华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19世纪中国人大量移民南来,庙宇也深植于此,逐渐发展出融合在地与原乡的独特文化。每一座庙宇背后都有一段段发人深省的故事,富含深厚的底蕴及人文气息,值得我们探讨。
  为此,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特举办“名人与庙宇”座谈会,盼能借此机会带领公众探索人和庙的情意结,领略南洋庙宇文化。活动定于10月24日(星期六)下午2时至4时30分在国家图书馆5楼进行。
  座谈会邀请到著名历史学者及专业人士前来发表。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柯木林主任谈《陈金钟与保赤宫》;任职国大中文系的丁荷生教授主讲《章芳琳与玉皇殿》;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徐李颖博士分享《刘金榜与双林寺》;杨茳善博士则将探讨《林路与凤山寺》,他也是我国著名的古建修复专家。与此同时,与会者也有机会在问答交流时段和主讲者们进行互动,国大中文系副教授黄贤强博士将主持这项环节。
活动详情:
日期:10月24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1时30分开始登记
地点:国家图书馆5楼 (Possibility Room)
   100 Victoria Street, Singapore 188064


  本次讲座收费每人10元,现已开放报名,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22日或额满为止,报名从速。详情请洽宗乡总会(63544078,或上网www.sfcca.sg)查询。





《联合早报》- 广告: 《名人与庙宇》座谈会 (2015-10-20)









《联合早报》- 讲座 - 《石叻坡记忆》系列讲座:"名人与庙宇" 座谈会 (2015-10-24)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名人与庙宇》座谈会
http://www.sfcca.sg/node/1632


在华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19世纪中国人大量移民南来,庙宇也深植于此,逐渐发展出融合在地与原乡的独特文化。每一座庙宇背后都有一段段发人深省的故事,富含深厚的底蕴及人文气息,值得我们探讨。

为此,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特举办《名人与庙宇》座谈会,盼能借此机会带领公众探索人和庙的情意结,领略南洋庙宇文化。活动定于10月24日(星期六)下午 2时至4时30分在国家图书馆5楼进行。

演讲提要

柯木林>>陈金钟与保赤宫

陈金钟 ( Tan Kim Ching 1829-1892) 新加坡历史上的显赫人物,他长袖善舞,能操流利的巫语、泰语,很有国际视野 。他是保赤宫主要创办人之一,这座建于1878年的陈氏宗祠,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保赤宫内现存有几塊碑刻,其间蕴藏许多有趣的故事。此次讲座,新加坡历史学者柯木林将以翔实史料及大量历史图片,为您解开保赤宫碑刻的神秘面纱。

丁荷生>>章芳林与玉皇殿

章芳琳当作新加坡19世纪末的华人社会领导,控制鸦片市场。同时也关心华人庙宇的维修与创建。为了跨方言帮的限制,他建立的新加坡的玉皇殿,可以从文化象征体系理解为等级最高的神明庙宇。演讲讨论他个人的兴衰与新加坡华人庙宇的兴衰。

徐李颖>>刘金榜与双林寺

作为狮城名刹,创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莲山双林禅寺充满了传奇色彩。双林寺之兴建,缘于富商刘金榜和僧人贤慧法师的一段奇遇。之后,刘金榜献出50英亩土地及巨额家产,聘请中国名师巧匠南来,仿闽南古刹兴建双林寺,成为当时新马一带规模最大的中国式古典建筑。此举固然显示了刘金榜信仰佛教的虔诚之心,同时对于刘金榜提升自己在华社领导层的地位亦起到了关键作用。

杨茳善>>林路与凤山寺

水廊头凤山寺建于20世纪初,已有百逾年的历史。林露效仿中国南安诗山祖庙的建筑风格与格局,并以典型的泉州式建筑营造。历经4次的维修工程,凤山寺于2007年展开规模最大的修复工程。此次以落架大修的方针修复,耗时3年。此讲座将介绍此次修复工程的源起、庙宇的沿革以及工程所面临的挑战。





《源》- 2015年第6期总期118 - 名人与庙宇的故事——"石叻坡记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