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星期五

《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日期:2016年3月6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2时至4时30分
地点:国家图书馆5楼(Possibility Room)

《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已有些时日,也收到一些读者反馈。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阅读这本历史专著,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特别为此主办

《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座谈会主席:柯木林
❖ 吴庆辉:〈海疆殊域:古代新加坡〉
❖ 严孟达:〈现代新加坡之父:耀眼的华人政治家李光耀〉
❖ 欧雅丽:〈缘聚岛国:当代新移民〉
❖ 黄坚立:《新加坡华人通史》:全书点评
每人收费:$10
有意报名者请登录网站 www.sfcca.sg/seriesseminar
电话:6354 4078 电邮:admin@sfcca.sg




SFCCA - 《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http://www.sfcca.sg/node/1673


总会将于2016年3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随笔南洋网-宗乡总会 3月6日下午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http://www.sgwritings.com/viewnews_87799.html



  由宗乡总会编辑出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于去年11月隆重面世。这本耗时三年完成的巨作也是我国第一本以华文书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阅读这本历史专著,宗乡总会将于3月6日(星期日)下午2时,在国家图书馆5楼举办《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此次活动邀请到本书作者及编委主讲。他们分别是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研究员吴庆辉先生;《联合早报》前副总编辑严孟达先生;宗乡总会《源》杂志编辑欧雅丽小姐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黄坚立博士。主编暨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先生将担任座谈会主席。

    活动详情如下:

    日期:3月6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2时至4时30分
    地点:国家图书馆5楼(Possibility Room)
       100 Victoria Street, Singapore 188064

    · 吴庆辉:海疆殊域—古代新加坡
    · 严孟达:现代新加坡之父—耀眼的华人政治家李光耀
    · 欧雅丽:缘聚岛国—当代新移民
    · 黄坚立:《新加坡华人通史》全书点评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宗乡总会属下会员团体报名免费,非会员每人收费10元





《联合早报》- 快乐星期天 - 今天听什么 - 《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2016-03-06)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 2016年3月第1 期 - 曾玲 - 近两个世纪华社演化发展的历史图像 评《新加坡华人通史》




近两个世纪华社演化发展的历史图像
———评《新加坡华人通史》
曾玲

(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D634. 333.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5162 ( 2016) 01 -0091 -03
[收稿日期]2015 - 12 - 20
[作者简介]曾玲,女,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东南亚
华人民间宗教、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等。

   迄今为止,有关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的研究,已有数部中英文学术专著。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宋旺相于1923 年以英文出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和崔贵强于1994 年以中文出版的《新加坡华人: 从开埠到建国》。前者采用编年体、以十年为一单元,流水账似地记录1819 年至1919年的新加坡华人历史。由于宋旺相是土生华人,载入该部史书的内容多与英殖民政府和土生华人社群有关。后者则以传统史书的编撰方式,将1965 年之前的新加坡分成二战前与二战后至建国初两个历史阶段来书写新华历史,涉及的内容包括华人移民、人口、社团组织、华人经济、华文教育、独立前后华人的国 家认同与国家意识等。由此可见,迄今为止,新加坡还未有一部记录从开埠至今且内容较为完整的华人通史面世。
  2015 年11 月,当代新加坡华社总机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 以下简称宗乡总会)为了庆祝新加坡建国50 周年与该总会成立30 周年,出版了一部由总会学术主任柯木林任主编、王赓武做序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以下简称《通史》) 。这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华社自己编撰的第一部华人通史。该部以八开本近900 页的篇幅研究与记载新加坡华社从1819 年至2015年发展演化历史的巨作一经问世,即引起包括华人在内的新加坡社会的广泛关注。

纵观全书,在时间跨度上的贯穿古今与研究撰写队伍之庞大,是该部《通史》编撰方式的一大特点。宗乡总会出版的这部《通史》,首次超越现有华人通史的时间 跨度,贯穿古今地勾勒出公元14 世纪以来尤其是1819 年开埠至2015 年新加坡华人社会演化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修史工作,《通史》编撰委员邀请30 多位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的学者参与。这些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澳洲等地的撰稿者中,有大学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新闻学、 文学等学科的教授,亦有古建筑学家、翻译工作者、报人等。庞大的研究与撰写队伍,不仅改变了既有的由学者单独进行的修史方式,亦为该部《通史》编撰提供了 学术保证。
  以多元的时空观与动态的历史观,全方位地记载与研究近两个世纪新加坡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历史演化,是这部《通史》 在内容上最为突出与重要之特色。《通史》共分18 章,除第一章“海疆殊域”描绘14 世纪古新加坡的图景与最后一章阐述20世纪初以来的新加坡华人研究学术史外,《通史》以16 章节的篇幅,较为完整地勾勒出近两百年来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发展轨迹。“移民与早期贸易”“新华社会”“清廷与华社”“迁民社会与峇峇社会”,考察中国近现 代闽粤移民南来与殖民地时代的华人移民社会; “四海同心义薄云天”“昭南岛沧桑”,记录二战期间华侨支持中国抗战的辉煌与三年昭南岛华侨经历的苦难岁月; “政治运动”,研究二战后新加坡华人参与的反帝反殖、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与华人社会的开始转型; “建国之路”“聚缘岛国”,则论述开国总理李光耀所领导的新加坡艰难而卓越的建国之路与本土化时代的华人社会。
  《通史》采用设章分类阐述的编 撰体例。此种以问题为“经”的书写方式,有助于将同一性质的内容集中,方便读者阅读。例如,在“清廷与华社”这一章,其下所设的四节分别从“清廷官员访 新”“清廷在新设领” “清廷卖官鬻爵” “近代中国的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等方面,集中阐述了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初新加坡华人移民社会与中国的关系。此外, 《通史》有些“章”在下设的“节”中,则采以年代为“纬”,从时空的演化对涉及的内容做纵向的梳理与阐述。例如,在第十章“文化与艺术”下设的“南洋画 风”“唱尽人间喜与忧”“影视百年”三节中,就从纵向的时空脉络,阐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华人社会在绘画、戏曲、话剧、华语电影、华语电视剧等领域的成就。
   正是采用多元灵活的“经纬交错”的编撰体例,在动态的时空视野下,《通史》记录了新加坡近两个世纪以来华社的发展与对新加坡社会诸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这些内容中,不仅涉及现有通史中较多关注的移民、社会、政治、华文教育等问题,《通史》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记录新加坡的华文报业、华文出版业、新华古典文 坛、新华文学、华族美术、戏曲、舞蹈、华语话剧、电影与电视剧等的状况与成就。这是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多、研究内容最为广泛的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亦是数 十年来华文语系的新加坡华人史研究成果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通史》尤其关注新加坡华人国家认同之演化。在海内外学术界,华人的国家认同是一个 重要的、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作为海外华人人口占绝大多数且历经从殖民统治的移民时代到独立建国后本土社会发展演化的新加坡,华人的国家认同备受学术界的 关注。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的重点多在殖民地时代华南移民的中国认同和1965 年后新加坡华人的国家认同,对于战后20 年华人的认同状况及其对建国后华人国家认同之确立的影响研究甚少。《通史》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研究。一方面,《通史》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相当多的篇 幅阐述殖民地时期和建国以来新加坡华人的国家认同形态与状况; 另一方面,《通史》透过二战期间日本侵占新加坡与华人本土意识的出现、二战后包括马共主导的民族自决等在内的各项争取独立运动、以及从1955 年林德宪制到1963 年的各届大选与政治演进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具体考察华人在1945年至1965 年以本土为诉求的奋斗与牺牲,进而论证二战后20 年华人的本土意识与本土认同的出现对独立建国后华人国家认同的确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华人从“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阶段。这 是《通史》一大学术贡献!


  《通史》的编撰涉 及到文献的收集与运用。众所周知,受制于历史与社会变迁等诸因素,文献资料的缺乏,尤其是官方档案的不足,是东南亚华人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作为一部时间 跨度长达近两个世纪、涉及诸多研究议题的新加坡华人通史,其在研究资料上所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为此,《通史》的撰稿者们做出了艰苦的努力。《通史》编撰 收集的文献种类与数量繁多。从“附录五”提供的参考资料目录来看,有数百部中英文论著,数十篇与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数十种中英文报 刊,中国、新加坡与英国档案馆的一些官方档案,口述访谈甚至包括网络资料。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通史》收集的文献,还包括碑铭、会议记录、章程、账本、社 团纪念特刊等。这些来自华人社会的记录,不仅弥补了官方文献的不足,亦为《通史》从内部研究华人社会的发展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在 文献应用方面, 《通史》也有不少新尝试。例如,以《叻报》上刊载的“会贤社课榜名录”并结合其他华人社团文献,研究19 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士”阶层; 从晚清驻新或访新的领事、官员、文人等撰写的笔记、游记及发表在《叻报》上的古典诗文切入,考察了19 世纪新加坡历史、人文社会风貌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运用碑铭、账本、章程、牌匾等华人社团保留下来的金石、文字等各类文本记录,讨论移民时代新加坡华人帮群社会之建构与帮群互动; 等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使《通史》更具学术价值。此外,在文献考订方面,《通史》亦有一些新发现。例如,关于新加坡华人美术史的起始年代,《通 史》根据《叻报》上的记载等资料,发现了1922 年由潮帮领袖陈若愚之子创办的“南洋华侨美术学院”,从而将现有的以1938 年南洋美专创办为起始的年代往前推了16 年。
  《通史》的文献价值还体现于其附于全书正文之后的“附录二”与“附录三”。在“附录二”中, 《通史》登载了自开埠以来包括华人在内的对新加坡社会有重大贡献的50 位先贤的照片与他们的简要传记。为了对历史负责,《通史》以严谨的态度,对每位先贤之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等都进行认真考订。为此也纠正了现有研究中的一些 错误。如关于陈笃生出生年代,一般史书均认为是1798 年。但此次修史中收集到的族谱资料显示,陈笃生出生的正确年代应是1807年。此外,如张永福的去世时间、胡文虎永安堂在新加坡的创办年代等,《通史》根 据新发现的文献都对以往错误的记录做了订正。
  如果说“附录二”是以人物让读者了解新加坡华社历史,那么“附录三”则是透过“华人半身铜像” “广合源猪仔馆遗址”“棋樟山检疫站”“叻报馆遗址”“恒山亭重议规约牌”“应和会馆”“海唇福德祠”“中华总商会”“侨通行”“中国银行”“南洋大学建 校纪念碑”“庆德会”“怡和轩俱乐部”等48 幅与华人移民、社会、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的重要古迹与文物的历史图片及相关故事,为读者提供新加坡华人历史演化的具体图像。
  当然,受到各种 因素的制约,《通史》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一些与新加坡历史变迁与华人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组织与事件如中华总商会、南洋大学问题、宗乡总会成立及其30 年的发展状况等,虽在不同章节中略有涉及,但缺乏专章论述。再如建国后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面对的挑战与转型,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国策下新加坡华族文化的发展以及华人如何应对当代全球化、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更为复杂的时空环境等课题, 《通史》亦缺乏专章讨论。
  综上所述,这部耗费三年半时间编撰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为学界和社会了解新加坡华社历史之演化提供了一幅历史图 像。这幅历史图像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在近两个世纪时空脉络下,南来拓荒的闽粤移民从“落叶归根”的华侨转变成为“落地生根”的新加坡华人的历史进程和他们 对新加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新中关系等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亦彰显了当代华人社会对国家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 密素敏]




《源》- 一本书读通新加坡华人历史 ——《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一本书读通新加坡华人历史 ——《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
文·卢碚霖 图·编辑部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出版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已于2015年11月面市。自出版至今已有些时日,也收到一些读者的反馈,为了让 广大读者更深入地阅读与了解这本历史专著,宗乡总会于3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特别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主讲人包括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兼 《通史》主编柯木林、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研究员吴庆辉、《联合早报》前副总编辑严孟达和宗乡总会《源》杂志编辑欧雅丽。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 系副教授兼亚洲研究所副所长黄坚立作全书的点评。出席这次活动的嘉宾还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 以及多位《通史》的作者和编辑。

阅读《通史》的方法
  本书是新加坡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从14世 纪迄今长达700年的历史。全书共有18章,5个附录,厚达826页,内容浩瀚,涵盖领域广,时间跨度大,所以要在短时间内看完全书并不容易。为此,主编 柯木林为读者作了简明扼要的解说与导读,好让读者能在短时间之内理清全书的脉络与重点。他指出每个章节均有中英文摘要,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个别章节的主要 内容。《通史》可谓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它可以是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新加坡华人历史的入门书。读者们可以先从《导论》和3 个主要附录《新加坡历史大事记》、《新华先贤五十名》、《重要古迹与文物》着手,从而对新加坡华人历史有概念性的理解,然后再深入研读各个专题。
   除了丰富的内容,从全书的设计与编排都可以看出编辑团队的用心,它有别于一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全书共有三百多张插图,可谓图文并茂。右页边栏还特别标 上了1348年至2015年所发生的历史大事记;每年一页,读者浏览便可知该年度重要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右页边栏上还特别印有新加坡特色的Batik 图案,每一章一种花色;还特设了“读史随记”让读者可以做读书笔记,预留对话空间,让读者参与其中。编委会也邀请了蜚声国际的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作序,请 来了本地著名书法家曾广纬为封面题字,而封面设计则取材自著名画家林子平于1980年所作之“新加坡河”水墨画。

揭开古代新加坡的面纱
   座谈会邀请了三位作者为各自的专题篇章进行导读。顺应着历史的脉络,首先由吴庆辉为读者导读了全书的第一章《海疆殊域:古代新加坡》。他主要从古代新加 坡聚落的分布范围,古代中国商贸内容和当时本地生活面向作了细致的梳理,为大家揭开古代新加坡神秘的面纱。早在1980年代中叶以来,本地就已展开对古代 新加坡的考古发掘工作。吴庆辉指出:“新加坡的历史可分为古代、殖民地时代以及当代三大时段。古代新加坡是指1819年新加坡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站 以前;第二段的殖民地时代是介于1819年至1959年之间;当代新加坡历史是从1959年至今。”古代新加坡的历史,是依据现存17世纪版的《马来纪 年》、中国元、明、清的古籍、16至18世纪葡萄牙、荷兰、爪哇以及越南等地方文献的零星记录。虽然文献记载有限,但考古材料证明14世纪的“淡马锡”时 期,曾经是一处繁荣的商港。他还列举了许多出土文物的照片与地图辅以讲解。
  吴庆辉表示:“虽然目前文献与考古资料并没有力的证据说明新加坡早 在14世纪已有华人社群的存在,但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新加坡,已拥有一个十分适合海洋贸易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不排除有华商杂居于新加坡河口北岸平地,他们 拥有较高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或掌握提供服务、商业网络与语言知识;他们也可能是来自附近的巨港和爪哇等地,随着季候风到此参加商贸的市集。”

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

   接着,大会讨论的重点从古代拉至现代,由严孟达为观众导读全书唯一一篇以个人独立成章的文章—《现代新加坡之父:耀眼的华人政治家李光耀》。严孟达表 示:“这篇文章虽是以李光耀这位历史人物为主要探讨对象,可是讨论李光耀的成就其实就是在论述新加坡今日的主要成就。新加坡的成就也就是李光耀留给后世的 新加坡人最珍贵的遗产。”在李光耀的领导之下,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到今天享誉国际的第一世界。李光耀一生致力于为新加坡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廉洁公正能跻身国 际的一流社会,被誉为现代的新加坡之父。“务实”、“精益求精”和“强调脆弱性”可以说是李光耀治国理念的要素。
  严孟达还表示:“李光耀一生 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法制方面,他一生致力于建立和维护新加坡司法制度的公正、独立和公务员体系的廉洁;(二)在教育方面,他坚信人才是新 加坡最宝贵的资源,并且坚信双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政策;(三)在国际关系里,他秉持着“小国大外交”的理念。”李光耀有远见的外交理念使得他在国际政坛上 深具影响力。这点可从李光耀的去世给世界带来极大的震撼,以及各国纷纷表达了对李光耀崇高的敬意可以看出。如在中国领导人的眼中,李光耀是“中国人民的老 朋友”;日本政府将在纪念李光耀逝世一周年,向李光耀授予“一等桐花大绶章”的最高荣誉;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自传中表达崇高敬意;美国著名政治和社会学者 Graham Allison也称他为“The Grand Master”等等。由此可见,李光耀是一位成功耀眼的华人政治家。

当代新移民
   政府任人唯才的政策再加上新经济发展的需要,1990年之后新加坡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引进新移民。《缘聚岛国:当代新移民》主要探讨了新移民对新加坡社会 产生的影响。本章由欧雅丽为读者导读,以1990年新中建交后移民至新加坡的中国内地新移民,包括已入籍的新公民和永久居民为主要探讨对象。中国新移民的 移民途径主要为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留学移民和其他移民四大类。她指出,中国新移民把新加坡作为移居地的原因不一,但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点:(一)因为新加 坡良好的社会环境。这里环境优美,政府廉洁,任人唯才,社会安定,治安良好,重视法纪,人民素质高,生活水平高,资讯自由,华人占大多数,以及融汇东西方 的双语社会;(二)希望在新加坡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三)为了下一代的教育,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和一个更好的未来。
  新移民的涌入为新 加坡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直接增加了新加坡的人口,也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此外,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来自中国各地的新移民为新加坡带来了更为丰富 的中华文化。从教育的角度看,具有较高的华文华语水平的中国新移民的到来,使得华语、华文的运用范围在新加坡逐渐扩大。在文化领域,许多新加坡的艺术团 体、在校的老师和艺术家都是中国新移民,他们为新加坡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作出了莫大的贡献。在体育方面,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运动员也为新加坡夺取了很多国际体 育赛事的奖牌。此外,中国新移民与中国内地的联系密切,使新中两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无形中搭建了新加坡与中国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 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通史》的学术价值
  最后,大会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黄坚立副教授作全书的点评。黄坚立非常 专业地为大家评论了这本书,他主要是从出版细节、覆盖范围、编辑及写作团队等等,借此带出这本《通史》如何跨越学术与通俗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他表示:“这 是一本名副其实的重量级刊物,论题概括的范围广泛,内容厚实丰富,精装彩色版,必定是图书馆大型的主要参考书目。书本的主力军是来自庞大的编写团队,有 11位海内外的编委,37名本地与外来的作者,当中包括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文学研究者、翻译工作者、业余史学爱好者、报业编辑人员等等,跨越 老中青三代。”出版一本以华人为主的通史是主编柯木林23年前的梦想。在这漫长的23年里,他一步一步地往前奋斗,物色机会,筹备资金,招兵买马,终于完 成了这部历史著作。黄坚立肯定了主编柯木林长期的领导精神,编辑的苦力是值得我们钦佩与学习的。他指出:“除了编写团队是来自各个领域的精英,全书都附有 脚注,丰富的参考资料如官方资料、报刊杂志、纪念特刊、口述历史,从内容、结构、时间连贯性等论述,这不愧为第一部《新加坡华人通史》”。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源》- 《新加坡华人通史》读后感



《新加坡华人通史》读后感
文·黄坚立 图·编辑部

   《新加坡华人通史》这部巨著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重量级刊物。全书包含了18章41节和5个附录,论题覆盖范围广泛,有826页,80多万字和300多张插 图。选用的纸张质量厚实,全书以精装和彩色来印刷。它的重量有点惊人,约3.5公斤,肯定不能当做夜间睡前的轻便读品,比较适合成为图书馆里重要的大型参 考书本。
  此书的主力军是一支庞大的编辑及撰写团队,总共有11位海内外的编委人员,37名本地与外来的写作人士。书本的“附录四”,周到地列 出了所有作者的名字与简历 (第790-792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来自各种行业,包括了历史学家、人类学者、社会学家、文学研究者、翻译工作者、业余史学爱好者、报业人员等等。 年龄方面,老中青三代齐全,但是老龄退休学者的成分较多。
  带领这庞大团队就是柯木林。他是这本书的主编,名字和编辑的地位显著地刻印在书脊 上,重要的一篇《导论》也是由他书写。书本内也含有他的两篇不同类型的研究论文: 第8章第2节《与君话冷炎州月—新华古典文坛》和第11章第1节《侨汇、侨批、民信业—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更为重要的是,书中有两处重新刊登和提及柯 先生在《联合早报》(1992年11月23日)的访谈 (第7、718页),大标题为《沉醉在历史的海洋中:柯木林希望续写新华历史》,这报导记录了他在23年前编完另外一本著作时,就有胆识地宣告说:“我的 最大愿望是集合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撰写一部《新加坡华人社会通史》”。因此,现在这本巨著可说是柯先生圆梦了,在这漫长的23年里,他一直抱着这个愿 望,一步一步地往前奋斗、寻找机会、筹备资金、招兵买马,终于把这项历史写作大工程完成。这种精神与毅力是很值得我们敬佩的!

以学术为本 跨越民间通俗
   在宣传造势的过程中,这本书曾经被定位为“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而且是“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为了争取学术作品的标签,编辑部用心地 召集了一批各个领域的作者,有的来自学术界、有的活跃于民间的历史、文艺、及报业团体。全书的文章都附有脚注,交代了资料的来源或加以解释。大部分的写作 人都参考了大量的中英文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本书的“附录五”列出了30多页的“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了官方资料、报刊杂志、纪念特刊、口述历史、个人访 谈、学位论文、网络资料等等。从列出的参考书目,我们可以观察到现有的新加坡华人史著作都是采纳了短暂时间顺序或单一专题的处理方式。这本新书却采取了时 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及有研究深度的通史方针,因此它不愧号称为是“第一部以华文撰写的新加坡华人通史”。
  作为一本通史,它的结构是为了全 方位多视角诠释历史而订制,一方面依照了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次序来排列,另一方面却以专题来切入探讨。各章节都有时间顺序的流动感,但也同时搭配有主标题 与副标题的分析。时间覆盖方面,包括了从古到今,不限制于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把当代和最近发生的事件也融入史景。
  有几篇文章也超越了一般的 历史叙述责任,而踏入了史实更正的范畴。其一就是张夏帏的第10章第1节《南洋画风—早期新华社会与南洋美术的形成》,他从叶钟铃的研究基础上和自己所翻 阅的史料,点出了1938年创办的南洋美专并不是新加坡最早的美术学校,荣誉应该归于1922年设立的新加坡华侨美术学院。他因此把南洋美术的历史视线拉 长了16年,纠正了史实,填补了宝贵的历史细节(第12、442-443页)。
  为了突出书本的学术性,本书的最后一章节交给崔贵强把关,定名 为《两百年来谁著史—回望新加坡华人研究》(第709-727页),此文提供了综合性的史学概览,交代了早期西方人士、海峡华人的论著,后期南来文人雅士 的参与,战后的史著,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大学的学术贡献,还有民间南洋学会,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及中国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等的研究成果。
   虽然以学术为本,但此书也跳越了单调高雅学术刊物的界限,积极地增加了它的可读性,与通俗民间接轨,跨越学术与民间通俗读品两个不同领域。全书在适当的 位置精心安排了300多张吸引眼球的彩色插图。除此以外,在右页边栏也设计了从1348年至2015年的历史大事记,每年一页,让一般的读者浏览便可知道 该年度的相关人物与历史事件。这主意不错,但现有刊登的大事记较为简单,如果重版可以考虑填补充实。考虑到一些民间读者有即刻在书本里做笔记的习惯,编者 也在右页栏边设立了“读史随记”,无形中预留了书本与读者的对话空间。
  在搭建学术与通俗之间的桥梁中,最为重要的措施可算是在恰当的部分安置 了很多附录表,好让一般的读者能够跳出繁杂的文字,一目了然地领悟到课题的精髓。例如第145至146页的“访问新加坡的晚清官吏一览表”,官吏的姓名、 从1866年至1911年抵新离新的日期、官衔,访问性质及资料来源都很清晰地列了出来。

承载浓厚的历史感观
   此书在很多方面也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意识与觉悟,尤其是特别重视周年纪念日。在选择与运用资料方面,从“附录五:主要参考资料”(第813页至815页)里 便可观察到华社各机构的周年纪念特刊资料占有特别高的比重。就是因为有了这批早期各年代、各机构的周年特刊做基础,新加坡的华社通史才可以建构起来。
   同时,我们也可注意到此巨著的出版目的表明是为了配合2015年一连串的特别纪念日。这包括了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新中建 交25周年、南洋大学创校60周年、及二战结束70周年。书本的内容都含有与这一系列纪念日而搭配的印迹。比如,有关新中建交25周年,书内含有林孝胜选 写的第4章第2节《我视新洲成旧洲—中国驻新加坡领事》,在此也列出了表格一“清廷驻新加坡领事及总领事”(1877年至1911年),表格二“中华民国 驻新加坡领事”(1912年至1949年)及表格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90年 - 迄今),同时也附上了邓小平1978年11月到访新加坡的行程手册及总统府国宴的照片(第168-169页)。在书本的另一端,也安插了李光耀与毛泽东在 中南海会面及和邓小平在新加坡举杯互贺的两张照片(第680、684页)。
  就是因为2015年也是南洋大学创校60周年,在本书的发布会上, 便有人质问,为什么本书没有完整的一个章节来交待南洋大学的历史?虽然这个尖锐的批评的确有它的初衷与道理,其实散布在书本各个角落的不少片段,还是承载 着浓厚的南大情节。南洋大学的艰苦创立、奋斗过程、悲哀结局并没有被完全遗忘,它们都隐隐约约地散播飘浮在各处。从编辑及写作人的名单,我们就会领悟到, 这庞大队伍有一半以上出自早年南洋大学毕业生,这本通史的主要笔杆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上!他们的南大学习,意识形态都渗透全书,很多内容多多少少都烙印着南 大的精神、情结与使命感。较为鲜明的是,在第107-108和742页,我们可以阅读到陈六使的简史和他创办南大的经过;第719页历史事件的栏目里,记 载了2012年10月28日在报业中心礼堂举办了纪念陈六使逝世40周年,并在当天发布了五本与陈六使及南洋大学有关的新书;第18章《两百年来谁著史— 回望新加坡华人研究》一文,就长篇幅地列出南洋大学各届的人才与历史学术贡献;林孝胜所负责整理的“附录一”之50条“新加坡历史大事记”也有提到了华社 的一系列伤感事件,包括了1961年华校改编学制的学生抗议浪潮、1971年南洋商报的编辑被政府大逮捕及过后华文报业的大整顿、1979年开始每年举办 带有争议性的“多讲华语不讲方言”运动、1980年南大与新加坡大学被政府合并、及1983年《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被整合为单一的《联合早报》等讯 息。
  牵涉到南洋大学、左翼活动、与李光耀的硬手腕政治,这本通史并没有回避敏感的历史课题,而是拿起了某种程度的勇气来叙述。陈剑撰文的第 15章第2节《默迪卡—独立斗争二十年》交代了战后二十年新加坡各党各派争取独立的艰辛过程和它们之间的恩怨离合。书本里也有朱成发书写的第8章第4节 《东方红—左翼文学的文革潮》,虽然,这篇文章偏向批评1960年代的新华左翼文学“克隆”了中国文革的思潮,他的结论是:“历史已经证明,文革不可能带 给中国新的希望,也同样不可能带给新加坡华校生新的希望⋯⋯若还有一些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恐怕就是某些作家那种无私与净化的‘崇高理想’,在日益强调经 济发展与物质享受的新加坡,也许这正是我们今日所欠缺的!”(第411页)
  此外,还有严孟达与林孝胜合写的第16章第4节《现代新加坡之父— 耀眼华人政治家李光耀》,他们虽然赞扬了李光耀精益求精的治国理念,但是也坦诚地认识到他的“权威作风引起的争议也将在后李光耀时代会继续存在。”(第 675页)此章的结论值得较为长篇的引述,因为它可算是全书最明显存有历史感观的一段文字:“从古至今,世上的伟人身上都难免存在争议性,李光耀也不例 外。他性格强悍,从一开始掌权便展露强人领袖的风格。对媒体的管制从不放松,使新加坡在国际上被视为缺乏自由的民主国家。受到国际媒体的攻击时,多次毫不 犹豫地通过法律对付。面对政治敌人的挑战,他的手段被视为残酷无情。他跟马共与左派人士的斗争是新加坡一页不可磨灭的历史。到了晚年,以前被他长期拘留过 的政治犯开始反扑,企图以自己的说法修改新加坡一段政治斗争史。后李光耀时代,诠释历史引起的争论将会继续下去。尤其是20 世纪50年代由新加坡福建会馆会长陈六使创议成立,曾在新加坡和马来半岛上的华人社会引起轰轰烈烈筹建热潮的东南亚唯一华文大学,1956年开课的南洋大 学,1980年关闭,成为李光耀一生最受争议的政策之一。”(第686页)
  提到历史感观之事,带有遗憾的就是2015年11月9日新书发布会 的当晚情景。当李显龙总理上台作推介新书仪式的那一时刻,其他六位上台的贵宾都是政界与工商高层领导,参与书本编辑及书写的一位代表都没有上台。这无形中 表露出我们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叙述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赞赏。这场庆典的缺席,也就让这本著作的人文意识,失去了难得在我们这个注重科技、轻视人文 的社会,有个表扬的机会。这个难得的历史性契机也就这样错过了。

如何再迈进一步?
  这项浩大的编辑与写作的工程 已经告一个段落,厚重的书本已经出炉了。听说销售成功,有可能重印。如果重印,除了修改某些排版文字错误之外,希望也可以加上几页重要的索引 (Index)。一般的学术著作,索引是不可以没有的,尤其对于一本长达826页,扮演着权威参考性的的厚书,索引更加不可缺席。但是,另一个途径便是配 合出版界的新趋向,考虑把全书数码化,推出带有快速电子查询功能的电子版本。
  这本著作参考了中英文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但是,除了几行英文 摘要之外,全书的主要文本是选择了中文来书写。现在,听说出版机构有意推出英文版本。关键的考虑就是要不要采取以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或是争取另外一批 英文历史写作者来当主笔。第二个方式是会带来变数的,必须谨慎考虑,华校生与英校生虽然一直有接触与交流,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他们参考的资料应该是差 不多一样,但是,因为英文写作者有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他们对华社的解读与诠释有可能导致不同的历史故事,那就会成为了另一本书。即使书名可以敲定 为相似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但如果内容不一,准确来说它们不可以被称为是中英文姐妹版本。
  在宣传此书的特色时,它曾经被赞扬为内容涵盖广、 时间跨度大,交代了从14世纪迄今,涵盖700年的历史,出发点是在淡马锡建立的14世纪新加坡拉马来王国。近时期的考古挖掘也已经证实古代狮城王国确实 是一处繁荣的商港,很可能已有华人社群的存在。但是,从第1章《海疆殊域—古代新加坡》跳越到第2章第1节《乘风破浪下南洋—早期华族移民浪潮》,并不是 顺理成章的。自从那个百年寿命的马来王国消灭后,一直到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开埠时,中间有漫长的400多年历史基本上还是没有交代,因为它还等待着研究与填 补。新加坡是否在这400年里完全被区域政治斗争而埋没,而变成一个纯粹荒凉、简朴的小渔村呢?
  在时间分段的结构上,也必须注意到此书的 800多页里,只有后面少过100多页是探讨1965年建国之后的历史,百分之九十是集中于建国前的华社。全书最令人有所感触的便是让读者领悟到新加坡华 人社会在1965年建国前是非常多元化的,在很多活动中都带有自发的权力与能量。开埠后在英国殖民政府低度干涉治理华社的方针下,华人的工商领导群、会馆 庙宇、教育文化团体等,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和自主去争取它们各自和社会大我的利益。当时的华社较为繁杂,但是乱中有序,有活力!在大众民间与殖民政府之间, 产生了一层有自主代理角色的公民社会群体。
  但是,1965年建国之后,在强势领导人、大政府与逐渐雄厚国家资源推动的环境下,新加坡就进入了 去政治化的阶段,民间的公民社会活动范围也就因而被约束与消弱,重要顶尖的华社团体也陆续被纳入党政领导的影响与轨道内。同时,几个新的领导总会也陆续地 被推出,以达到统一归顺的效应。
  出版本书的其一目的是为了配合2015年新加坡共和国建国50周年,在那一年里我们也刚巧正式地进入了后李光 耀时代。半个世纪其实是一个新兴小岛国在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时间,未来要走的路程可能还会很长远。但是,现在立足于半世纪之际,让我们反省在新加坡往前迈进 的步伐中,是否也可以借用这本巨著找回一些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那一股自发、独立与活跃的精神呢?建国前的“活力华彩”您在哪儿?是否可以再次现身照亮我 们华社的下一阶段路程呢?

(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3月6日《新加坡华人通史》座谈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源》2016年第1期 · 总119期 -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一部研究与记载新加坡华社历史的巨著